2025 年 4 月 25 日,我校在教 3— 教 4 会议室召开实训工作专题会议。实训科李源梅副科长主持会议,系部主任、副主任,各辅导老师,实训室管理员及培训学生代表参会,聚焦实训现场管理、安全防控与职业素养培育三大核心议题,部署实训工作提质增效新举措。
现场管理:筑牢实训 “生命线”
李源梅指出,规范的现场管理是实训高效运行的基石。会议提出 “三全” 管理模式:
全流程管控:建立设备摆放 “定置图” 制度,要求实训设备按功能分区标识,材料收纳实施 “可视化” 管理,确保场地整洁度达 95% 以上;
全要素协同:推行 “双岗责任制”,辅导老师与实训室管理员每日联合巡检,重点排查消防通道、水电线路等关键节点;
全覆盖考核:将现场管理纳入系部年度考核指标,设立 “流动红旗” 评比机制,每月公示优秀与落后区域。
安全管理:拧紧责任 “安全阀”
针对实训安全,会议构建 “三位一体” 防控体系:
源头治理:要求实训室管理员对特种设备实施 “一设备一档案” 管理,建立《安全隐患动态台账》,每周更新维护记录;
过程监管:推行 “实训前安全交底、实训中全程旁站、实训后复盘总结” 的闭环教学模式;
应急保障:计划 5 月底前完成安全演练,重点强化机械故障等场景的应急处置能力。
职业素养:培育职场 “金名片”
会议强调,实训是职业精神养成的 “练兵场”。李源梅提出 “四维培育法”:
制度浸润:将《实训室十不准行为规范》纳入学生必修课;
场景模拟:在数控、汽修等专业推行 “6S 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要求学生以企业员工标准完成实训;
榜样引领:设立 “实训之星” 评选,邀请大赛花获奖同学分享实训成长经历;
评价创新:引入企业导师参与实训评分,将团队协作、责任意识等指标权重提升至 30%。
后续工作:构建长效机制
根据会议部署,各责任主体需在 5 月 2 日前完成实训区域自查整改。学校将组建专项督查组
开展常态化检查,对整改不力的实训室及相关人员启动约谈机制。
“实训质量关乎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关系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成效。” 李源梅在总结时强调,“我们要以精细化管理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