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校园电视台

首 页 视频新闻 校园电视台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巧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全面进入影视制作过程,给影视作品注入了勃勃生机,从好莱坞大片到电视新闻、多媒体教学、家庭娱乐无不显示制作技术的魅力,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受。目前,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实现了模拟设备到数字设备的转变,特别是以PC为核心的多媒体非线性制作方式的逐步成熟,使得电视后期制作变得更加多样。
    一、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概念
电视节目制作包括前期构思策划、现场录制和后期制作两个部分。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是按照节目的要求,将前期采录的节目的视频、图片、音乐等素材进行剪切、合并,添加特效、场景、字幕、画外音等艺术处理,以达到播出要求的过程。
    二、后期制作阶段的技巧 
    1、 理解作品 细看素材
电视节目要经过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等工作才能完成,如何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通过哪些素材来突出和表现主题等,这就要求后期制作人员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的不同有个整体构思,充分理解编导的创作意图,把握节目内涵,对素材进行认真观看,做好记录。后期制作人员在剪辑之前对镜头、字幕、音乐、特技等安排有个基本的轮廓。
    2.电视作品剪辑
电视作品是用视觉语言来表现,其画面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不符合逻辑的画面不但不能表现作品的主题,还让观众看得云里来雾里去。所以在电视节目剪辑过程中要注重镜头的运用,画面转换要让人感到自然、流畅,没有跳跃感。
    ⑴、电视画面的选取
    选取的画面要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吻合,不同的画面传达不同的情感。电视新闻节目时效性强,强调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后期制作时,要少用大景别(远景、全景)镜头,多采用小景别(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镜头,尽可能多剪辑些结构稳固、平面拍摄的画面,让观众在画面中接受更多的信息;电视专题多是一种“以情感人”或“以理服人”的电视节目形态,可以运用表现现在进行时的镜头,也可以运用追述、摆拍甚至意识流表现过去时的镜头,专题现场感的冲击力、感染力正是依靠画面信息来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以深沉含蓄的生活细节,来震憾观众的心灵。反映一个场景,最好有三个以上的镜头,剪辑时,要注意配合背景音乐穿插不同的画面,画面组合的不同连接方式,既可以客观地记录事实,又能传达不同的主题思想和感情内容。如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战斗中,同是军民抢险救灾的画面镜头,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画面连接的方式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强调军民日夜浴血奋战的叙述作用,用镜头语言揭示身陷灾难与关注灾难的人们 “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格言。而在大型赈灾晚会上,则以不角度拍摄的特写镜头为主,一组组节奏紧凑的灾情和救灾画面被反复播放,此时画面所起的作用已不单是叙述,其原有含义已升华,传达出一种更强烈更丰富更感人的力量。又如2008年《新闻联播》中《温总理黄金72小时辗转9次视察7地灾情》的时政新闻,新闻里面温总理视察汶川地震灾情的镜头就很好地运用了平面拍摄的近景和特写:不眠不休的总理依然步伐快捷地穿梭于抢救现场、避震人群、幸存孩童中间,他不停为灾民传递着勇气和信心。一个细节让人难忘,当温总理在向灾民讲话,鼓励、安慰大家时,他身边一位当地干部那么自然地靠近过来握住总理的手,就像抓着自家长辈的手,静静地从那只温暖的手中获得力量和勇气。从这些没有雕琢的镜头中让人感受到温情、决心和斗志,汇聚出齐心战胜自然灾害重建家园的强大的力量。
    ⑵、电视画面的连接
    电视节目的剪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但在剪辑过程中镜头的连接首先必须符合生活逻辑,做到时间上的连贯和空间上的统一。如一组游泳比赛节目镜头,第一镜头是发令枪响,第二镜头就应该是运动员起跳入水镜头,如果在发令枪起响后,插入裁判员或观众的反应镜头,这就破坏了时间的连贯性,也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其次要做到画面的匹配,即上下相连的两个画面中,同一主体所处的位置要保持一种逻辑关系上的空间统一性,使得两个画面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比如上一个镜头为运动场的远景镜头,下一个紧接着一个运运员特写镜头,这种巨大的反差,就会让人产生了视觉跳跃,如果从全景到近景就较为合理,两个画面景别的明确变化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保证视觉的连贯性;如果从全景接到中景的,则让人感到画面变化不明显,觉得是画面的重复;再则要恰如其分运用好组接手法,从剪辑角度来看,电视镜头分为运动镜头(推、拉、摇、移等)和固定镜头,主体运动和主体静止镜头。对这种动静镜头一般要求“动与动”相接,“静与静”相接,以保证画面组接的连贯流畅。“动接动”就是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动作接动作,达到过渡流畅的目的。“静接静”就是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头。“静接静”中上一个镜头停止通常称为“落幅”,下一个镜头刚开始静止不动的称为“起幅”,起幅与落幅时间间隔大约为一二秒钟。
    ⑶、把握画面的节奏
    镜头转换的节奏是电视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镜头一般是没有人物语言的镜头,它以事件内容发展进程的节奏线为基础,不同内容具有不同的情绪性质,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节奏感受。如一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易形成一种宁静的节奏;一组短镜头组接在一起,易形成急促、快速节奏;小桥流水人家,是抒情的慢节奏;乡村田野的夜景,是宁静的慢节奏;运动场上你追我赶,是紧张的快节奏;操场上小朋友玩游戏,是欢快的快节奏。所以剪接镜头的不同长度应根据内容表达的情绪、气氛等特征来处理,从而创造一种节奏——或舒缓自如,或紧张激烈。
    镜头的景别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景别的依次递进也会产生节奏,如大型会议报道,内容庄重、严肃,节奏就应沉稳、舒缓,镜头先用会场的大全景,再到主席台的全景、主持人的中景镜头、主要领导的近景镜头,景别由大到小递进,产生了相应的节奏。在剪辑画面时,可根据景别的不同确定镜头的长度,一般全景为8秒左右,中景为5秒左右,近景2.5-3秒,特写1-1.5秒。
    三、转场镜头的处理技巧
  电视节目是由一系列镜头和段落组成。镜头的切换分为有技巧切换和无技巧切换。有技巧切换手法有数百种之多,主要利用淡入淡出、叠化、划像、定格、翻页、多画面等特技技巧和光学技巧连接镜头,使镜头之间的过渡更加多样化。无技巧组接利用镜头在内容、造型上的关联和自然过渡来连接段落,即用画面间直接切换手段实现转场。
    ⑴ 淡入、淡出
    淡入、淡出通常连在一起使用,表示某一情节或内容结束,另一情节、内容开始,表现大的时空转变和内容转换,视觉效果突出,淡入淡出是电视节目最常用的转场手段。
    ⑵ 叠化
    叠化指前一个镜头的画面与后一个镜头的画面相叠加,前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隐去,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的过程。叠化方式可以是前一画面叠化后一画面,也可以是主体画面内叠加其他画面,最后结束在主体画面上。不同的叠化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如用于时间的转换,表示时间的消逝;用于空间的转换,表示空间已发生变化;用于表现回忆、梦境、想像等。纯人物画面特别是两个人物头像不要使用叠化效果。
    ⑶ 定格
    定格指前一段落结尾的画面作静帧处理,使人产生视觉的停顿,比较适合于不同主题段落间的转换。定格具有强调作用,所以通常选择有信息叙述或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
    ⑷ 划像
    划像是利用电子特技对前后画面进行扫划转换。划像用于较大的段落的场景转换,可以造成时空的快速转变。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41110302000019号

© 2001-2013 Comsenz Inc.( 豫ICP备18040860号-1 )    QQ

返回顶部